聆听秋风里的诗心,共品万物中的文本
——记苏州工业园区王婷婷名师工作坊“朗读视角下的文本细读路径”主题研修活动
2025年4月24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王婷婷名师工作坊第二次主题研修活动在星港学校举办。本次活动围绕“朗读视角下的文本细读路径”主题展开,工作坊成员全体参与,苏州市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开东莅临指导并开设讲座。
第一篇章:诗韵悠扬,启幕研思之旅
景城学校徐明瑜老师开设诗歌研讨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她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带领学生通过真实情境穿越时空,共赴一场千年前的风灾现场。课堂上,她紧扣“feng”字,带领学生层递朗读,从“风”之猛烈,到“锋”之锐利,再至“丰”之厚重,展现了杜甫在乱世中的诗心与士人情怀。学生们化身记者,用凝练的语言播报灾情,与杜甫进行心灵对话,深刻理解其“由己及天下”的博大胸襟。沉潜于文本,于文字里穿梭,探悟士人圣情圣心。一场视听盛宴,自然灵动,颇具生成性课堂的要旨。
第二篇章:评课研思,共绘教学蓝图
一堂好课的魅力,不止于课堂本身,更在于课堂外的生成。工作坊老师们接连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孙霞老师高度评价了这堂课的情境化教学设计,认为其巧妙勾连古今,通过真实情境导入和角色扮演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深度学习,实现了“做中学”的实践性学习。随后吴锦锦老师指出,徐明瑜的课堂紧扣“乱世诗心”与“士人情怀”,通过多维角度的活动设计,将杜甫的诗歌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实践的学习体验,充分发挥了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孙雪老师则强调,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梯度分明,注重跨学科内容的融合,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同时,任务之间的过渡巧妙,情境连贯,展现了高超的教学设计能力。
工作坊领衔人王婷婷老师也给与本节课很高的评价,她认为徐明瑜的课堂勇敢尝试诗歌教学“从单篇到群诗”的腾跃——结合诗境设计真实情境,关注细节深挖作品内核,开合纵横彰显诗圣魅力。同时她也强调,补充资料的引用需要适度,尤其是互为映证的诗句补充需要考虑必要性和适切性。
第三篇章:专家引领,深耕文本细读
王开东老师以“世间万物皆文本”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解读,向与会教师展示了文本细读的无限魅力。他引用了《活了100万次的猫》这一绘本,拉开了讲座的序幕,与老师们在文字里漫游,带着大家抽丝剥茧般逐渐贴近文本解读的真面。随后他先后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包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堂课为例,分享了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如何从文字本身去挖掘教学点,引导学生在发现与思考中,走向文本的深层解读。最后,王开东阐述了文本解读的多种方法和路径,鼓励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
步步漫溯,层层推进,于单篇解悟一类文本的解读路径。在座的老师们纷纷感叹,深切明晰了何为“世间万物皆文本”。
第四篇章:总结回顾,延申语文袤原
通过本次研修活动,工作坊教师不仅加深了对“朗读视角下的文本细读路径”的理解,更激发了深入解读文本的热情。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王婷婷名师工作坊的所有老师们将会以更大的热情,更智慧的方法,引领学生在朗读中入境入情,在文本解读中迸发智慧的火花。
文字:刘越
图片:谈嘉悦
一审一校:汪澄
二审二校:王婷婷
三审三校:周颖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