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即时新闻

“群文阅读”激活语文课堂新生态
——记星港学校、阳山实小、娄葑学校三校联合教研活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17 点击数: 【字体:

为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践,使教师从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向多文本整合教学转变,鼓励教师探索更具创新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2025年4月15日,星港学校联合阳山实验小学、娄葑学校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多维共生 思维进阶”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讨活动

c701f4f29493498cad7e2f60c0334930.jpg

阳山实验小学的陈影祺老师执教的是《那舟·那人·那境》,他精心设计学习任务,目标清晰,层层递进。任务一聚焦于精读诗歌体会情感,通过自读和结合资料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情感,如对范仲淹事迹的介绍,有助于学生理解其对渔者关注的原因,这是诗歌学习的基础。任务二上升到组诗比较,探寻诗歌意境,从听读、讨论到填写表格,让学生从多维度感受诗歌中舟的特点、意境和情感。最后进一步升华,让学生通过搜集意象感悟情境相生,这种由浅入深的目标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96b3394710fe4ce78e44be471539f855.jpg

娄葑学校的刘晓君老师执教的是《古代的那些读书人》,课堂伊始,她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结合注释、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通过对《囊萤夜读》故事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倦”“通”等字的解释,以及“囊”的词性变化等,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

4d7d96f0e3384110a434f1edba17b69c.jpg

星港学校吴勐勍老师执教的是《边塞诗旅:千年明月照征途》。她以眼中之月、月下之事、月中之情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精读、感悟诗篇,掌握读诗的方法,再鼓励学生学以致用,自主讨论学习、交流分享相关组诗。她通过对比几首诗中月亮营造的不同意境,发现了“月”这一意象所承载的多样情感,从而让学生们对意象的含义有了初步认知。她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大胆创造属于自己的意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2c18b4ab28b1493c955c133e9777875c.jpg

星港学校徐子宇老师执教《彩虹住在诗里:跟着色彩去想象》。她以锻炼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线,抓住古诗中的颜色作为“诗眼”,引导学生想象景色,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四首诗歌从扶到放,鼓励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拓展课外古诗知识。

82d1ef9c6c674ff699ef2738ee0b0179.jpg

教学展示活动结束后,星港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周芹老师针对群文阅读作教学进行了讲座分享。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契合新课标理念,为学生提供多样语言素材,锻炼思维,培养审美,增强文化自信。以月亮意象为例,其在边塞诗中蕴含思乡、孤独、盼和平等复杂情感;古诗色彩运用能营造意境、表达情感、产生独特效果。群文阅读为古诗教学注入活力,挖掘内涵,传承文化,语文教育者应持续探索其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次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热烈的研讨氛围中圆满落幕。无论是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深入探究,还是对教学方法创新的积极交流,都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将带着活动所积累的经验与热情,在教学中继续深耕

                                            文字:周芹、吴勐勍、徐子宇

                                          图片:徐怿晗、蒋秋云、焦意茜

一审一校:周芹

二审二校:沈晓勤

三审三校:万秋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