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教研新闻

教有所获,研无止境
——记星港-新融同城帮扶活动之一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01 点击数: 【字体:

教学相长,砥砺前行为了不断提高两校教师的的教学水平,给教师们一个相互交流和探讨的机会,星港学校四年级和新融学校数学组活动如期举行

328日,赵学韬老师巧算24点潘越老师认识周长》两课在示范教室公开亮相,新融学校的孙俊霞、杜景莉、朱晓丽老师和我校多名数学老师都参加了此次听课评课活动。赵学韬老师巧算24点这一课整个过程层次分明,步步拔高,由易到难,条理清楚,让全体学生都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两个数算24到三个数算24最后上升到四个数算24 ,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权利给了学生,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知识,学生兴趣盎然。潘越老师在教学《认识周长》时设计了指一指、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自己的实践经验联系起来,巧设问题情境,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充分让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和语言描述,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观察一周——认识边线——明确周长的含义——测量一周的长度——计算周长——比较周长,每个环节老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有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3月31日,吴芳宇老师用计算器计算在苏安学校示范教室公开亮相。新融学校的孙俊霞老师等参加了听课。吴老师通过“魅力联想”引出古代常用的计算工具——算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现在常用计算器计算一些较复杂的算式。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从“认识计算器”“初试本领”“人机比试”“一展风采”“挑战极限”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与估算结合的意识,充分运用学生对计算器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让学生在尝试操作、自主探索、发现问题中学会本领,掌握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发现并表达这些算式的规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课后老师们纷纷指出本堂课教学的亮点与其有待改善的地方,并针对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很好的剖析与概括,让我校和新融学校的教师都收益匪浅,让我们在交流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撰稿:陈丽萍

摄影:李燕华、丁德忠

                                                                                                     审稿:金妤茜

IMG_20210329_140708(1).jpg

3ccc9358-dbb4-49cc-b256-cf0674a2c21d(1).jpg

a474d780-6063-49c9-9a21-cba416dc4c5b(1).jpg

IMG_20210329_135908(1).jpg

IMG_20210331_093221(1)(1).jpg






分享到:
【打印正文】